桂冠獎精選
2013年文章
2014年文章-1
2015專題入選文章
2014年文章-2
2015年文章
2016年文章
2017年文章
2018年文章
2019年文章
2020年文章
2021年文章
2022年文章
2023年文章
首頁 > 熱門文章 > 2019年文章
編號   標題
1 瓷彌勒佛像的X光電腦斷層掃描之旅
(MORE)

分享:   熱門指數 : 2025
2 透過阿嬤的疑惑瞭解手機傳送影音的運作原理
(MORE)

分享:   熱門指數 : 2710
3 演化單位大混戰
先前在平台看到《基因自私嗎?論古典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在演化學的論辯》一文,很有趣。文中敘述道金斯出版的《自私的基因》不足之處,並認為群體選擇理論在演化論上有其重要地位,但也許因為受限於文章長度關係,其文章尚無完整描述演化機制(諸如天擇、人擇及性擇等)作用於哪種單位(基因、個體、群體或族群)的各個理論,本文試圖完整描述之。 (MORE)

分享:   熱門指數 : 2881
4 克羅恩病是什麽病?
參考文獻 1.Crohn BB, Ginzburg L, Oppenheimer GD. Landmark article Oct 15, 1932. Regional ileitis. A pathological and clinical entity. JAMA. 1984 Jan 6;251(1):73-9. 2.Bornstein JE and Steinhagen RM. (2015) History of Crohn’s Disease. In: Fichera A., Krane M. (eds) Crohn’s Disease. Springer, Cham. 3.Mulder DJ, Noble AJ, Justinich CJ, Duffin JM. A tale of two diseases: the histor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J Crohns Colitis. 2014 May;8(5):341-8. 4. 李冠煒,任建安. 重視我國克羅恩病流行病學的研究. 腸外與腸內營養. 2017;24(3):135-137. 5.Ross OA, Soto-Ortolaza AI, Heckman MG, et al. Association of LRRK2 exonic variants with susceptibility to Parkinson’s disease: a case-control study. Lancet Neurol. 2011 Oct;10(10):898-908. 6.Burnsa JA, Weinera AB, Catalona WJ, et al.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d the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Eur Urol. 2019 May;75(5):846-852, (MORE)

分享:   熱門指數 : 4853
5 犧牲自我完成大我?--微生物代謝工程
(MORE)

分享:   熱門指數 : 1817
6 用甘蔗發動你的車
(MORE)

分享:   熱門指數 : 908
7 利用病毒打造獵殺癌細胞的奈米鋼彈!
筆者本身即投身於類病毒奈米粒子研究中,為這奈米尺度的微小鋼彈組裝與設計深深入迷,能與大家分享研究與所學是十分開心的事情,期許這樣的技術有天能真的應用,造福社會。 (MORE)

分享:   熱門指數 : 2092
8 阿凡達的異想世界─正在進行式
我們時常覺得科幻電影的情節離我們很遠,但是其實很多技術是現在進行式。或許我們在不久的將來就要迎接那個時代的來臨。身為一個即將進入2020的你準備好了嗎? (MORE)

分享:   熱門指數 : 1076
9 記憶不靠譜!
記憶(memory)在心理學(Psychology)中是一門中流砥柱型的議題,許多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課本有將近一半的篇幅在講述與記憶有關的研究,因為關於記憶的研究真的汗牛充棟。我們雖然可以很容易地從課本中得到許多有關記憶的知識和相關的運用,然而,一旦遇到日常生活中與記憶相關的問題時,卻很難馬上利用所學知識來克服。所以我想逆向操作,從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記憶問題出發,讓大家有所共鳴,再藉此導入相關的記憶研究,希望能夠讓讀者在往後遇到相關問題時,能夠立即因應。本文所要關心的記憶問題是,大家多少都有與家人或朋友爭論過關於某件事誰記對、誰記錯,但爭到最後,真相還沒出來,卻面紅耳赤,不歡而散,這是記憶議題裡,最常出現的錯誤之一:記憶錯置。希望文內的情境能讓讀者感同身受,吸取文後的建議,進而與記憶錯置共處。 (MORE)

分享:   熱門指數 : 1910
10 秋香也許沒這麼漂亮--從經典港片《唐伯虎點秋香》看相對性偏誤的影響力
很多人常說,電視台常常一而再、再而三、不厭其煩地重播經典港片賺收視率,我雖然每次一看到重播會覺得怎麼又來了,但又會不爭氣地看完;看著看著,最近腦袋突然一閃,周星馳主演的《唐伯虎點秋香》,當中有些橋段很像Predictably Irrational-the hidden forces that shape our decisions(Ariely, 2010)一書中所提到的相對性偏誤(reletivity);因此,開始著手調查,花時間努力地看電視上的重播(其實是自己愛看XD,但也有花時間複習相關科普知識啦),進而寫下這篇文章。 另外,其實周星馳電影常使用相對性偏誤的技巧來娛樂觀眾,諸如:食神、百變金剛、少林足球等,都有相對性偏誤的存在。至於是在那些人物或橋段,就留給各位看官平常看到電影台重播時,除了回味經典的周氏幽默外,也可以留意一下相對性偏誤的梗啦。 (MORE)

分享:   熱門指數 : 1142
 
Copyright ©2013 財團法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 版權所有 │ 地址:40453 台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 電話:04-23226940#232 │ 傳真:04-23266824 │ 隱私權宣告
建議使用I.E.6.0或Firefox1.0 以上1024x768 Pixels 解析度瀏覽本網站 | E-mail:foundation@mail.nmns.edu.tw | 瀏覽人數 : 302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