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冠獎精選
2013年文章
2014年文章-1
2015專題入選文章
2014年文章-2
2015年文章
2016年文章
2017年文章
2018年文章
2019年文章
2020年文章
2021年文章
2022年文章
2023年文章
首頁 > 熱門文章 >
长期近亲结婚还会有好处? 熱門指數 : 2750
作者: 李瑗
中文名稱: 长期近亲结婚还会有好处?   | 第二版 | 第一版 |
關鍵字: 近亲结婚,天书,隐形遗传病

图一 查理二世,截图,原图为Juan Carreño de Miranda所绘,1685年
  众所周知,近亲结婚容易生病怏怏的孩子,曾造成了许多家庭甚至国家悲剧。例如, 在等级森严而又一夫一妻制的欧洲贵族社会,尤其是皇家,由于可选择的结婚对象有限,经常亲上加亲,又或者为了大权独揽,经常家族内通婚,从而导致断香火的事情屡见不鲜。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最著名的要数声名赫赫的哈布斯堡王朝了,其版图曾跨越大半个欧洲,而其王朝盛世的缔造少不了一个个巧妙政治联姻的功劳。例如十五世纪末,西班牙皇室幼女胡力娜由于长兄长姐的相继去世而成为皇位继承人。而当时人称美男子的哈布斯堡王子菲利普,正是由于迎娶了胡力娜才最终获得了对西班牙的统治权。也许正是深知政治婚姻的巨大威力,哈布斯堡王室才极为吝惜自己的血统,几个世纪来少与外族通婚吧,然而这样的传统也让他们尝尽了近亲通婚的苦楚。据史书记载,该王朝的西班牙一脉,其最后一任统治者查理二世(图一),四岁才开始说话,八岁才开始走路,曾长期罹患血尿、抽搐等多种疾病。在人生的最后几年,他连站起来都困难,最后还是由于一场发烧断送了性命。在他三十九年的人生中,曾先后娶妻两次,却连半个娃都没生出来,从而不得不为辉煌了几个世纪的王朝匆匆划上句号。
图二 人体的两套天书,每套23条染色体
查理二世用其悲催的一生向我们生动形象地诠释了近亲结婚的危害。那近亲结婚到底为啥不好呢?又或者说其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秘密呢?这个说起来有点晦涩,我尽力而为。话说人之所以长得像爸妈,那是因为每个人体内都藏有两套天书(每套天书都是由23条染色体组成,图二),而这两套天书是我们分别从父亲、母亲那里继承来的。天书里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指令(专业词条:基因),而正是遵循了这些指令,我们的身体才得以构建起来。话说每人两套天书好似多此一举,因为这两套天书里的指令绝大多数一一对应,且对应的两个指令都是针对同一身体构件的,而且它们所提出的方案并非总是一致,到底听谁的,不同构件见解不同。一般情况下,构件们多采取折衷的方法,两个指令都适当考虑,但又不全采纳。例如,有着卷发爸爸和直发妈妈的小朋友,其头发也多是卷曲的,只不过卷的程度没爸爸高罢了。但对于某些身体构件来说,它们却只偏爱一种指令(生物学上称该指令为显性的),完全无视另一类指令(隐性的)的存在。这样的例子有人类的眼睛、睫毛等,当纯正黄种人与白种人通婚时,其子女一般都是棕色眼睛、长睫毛。这其中决定棕色眼睛、长睫毛的指令就是显性的,而决定蓝眼睛和短睫毛的指令则为隐性的。正如眼色一样,人群中很多遗传病也是由隐性指令决定的,例如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色盲等。对于一女子的彩色视觉,如果其所持的一套天书中的指令是色盲,而另一套天书中对应的指令却为正常视觉的话,则此人的视觉表现为正常,但却是该遗传病的携带者。色盲只有在色视觉的两个指令都为色盲的情况下,才显现出来。
图三 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遗传示意图
  由于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常为小概率事件,也就是说在大多数地区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为携带者,那么,在一般情况下,夫妻双方都凑巧为某一遗传病携带者的几率是相当小的。但是近亲结婚却可以使该几率大大提升,其原因就是家族成员间的天书指令有很多相似之处,毕竟它们中很多都是直接从同一个祖宗的天书那里抄来的。也就是说如果一家族的祖先为某遗传病的携带者的话,那么该族里的很多后人都可能为携带者。所以在该家族小范围人群里,引起此遗传病的隐性指令就不再是小概率事件了。在这种情况下,两个谈恋爱的族人很可能都是携带者,而他们生遗传病患儿的几率要大大高于普通夫妻。想想啊,这样的夫妻双方都各有一套天书带有遗传病指令,这样的话,他们的孩子从他们每一方得到那套病变天书的几率就是一半。如此推算,他们孩子的两套天书都带有遗传病指令的可能性就是一半乘一半是四分之一(图三)。而对于普通夫妻而言,只要父母一方的天书里没有该遗传病指令,那么他们的儿女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得此遗传病的,因为这些儿女的天书里是无论如何都凑不齐两个遗传病指令的。也许正是由于隐性遗传病等问题在近亲结婚群体中相对普遍,近亲结婚才会降低生殖力、出生率、免疫力、婴幼儿存活率等等吧。除此之外,近亲结婚还会降低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而多样性是各种适应性潜能的基础,所以多样性的流失又会减弱一个群体应对未来各种未知挑战的能力。而这种危害在“人丁稀少”的群体那里尤为严重。
  匪夷所思的是,虽然近亲繁殖坏处多多,但自然界近亲繁殖盛行且发展势头良好的物种却比比皆是。动物界这样的例子有横斑獴、普通果蝇等。而植物界自己的“精子”给自己的“卵子”受精的就更频繁了,著名的例子有水稻、小麦、大豆等。那到底这些近亲繁殖的物种是怎么回事,难道近亲繁殖还有好处?也可以这么说吧。上面讲了近亲繁殖多产病怏怏的孩子,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这些患者是很难活下去的。即使有侥幸活下来的,也很难找到配偶繁育后代。随着这些患者的西去,它们身上所携带的致病指令也跟着一起入土为安了。如此反复,久而久之,“人群”中很多致病指令就会越来越少,甚至被完全清除。
  另外,对于植物之所以更能忍受近亲繁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所持的天书要比动物的多很多。前面说了,人有两套天书,而植物则可能是四套、六套甚至更多。这也就是说,植物的每一身体构件其实是由四个、六个甚至更多个指令共同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隐性遗传病就很难有机会表现出来,毕竟针对某一身体构件的所有指令都致病且隐性的可能性是相当小的。
  总结一下,虽然偶尔也有好处,但近亲繁殖总的来说还是不利的。只不过这些不利在“根深蒂固”、“人多势众”的群体里,尤其是拥有多部天书的植物们那里得到缓解罢了。所以我们大家还是要坚决抵制近亲结婚。
老師文章總評: 修改完善。  
建議項目: 接受  
 
線上留言版
Copyright ©2013 財團法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 版權所有 │ 地址:40453 台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 電話:04-23226940#232 │ 傳真:04-23266824 │ 隱私權宣告
建議使用I.E.6.0或Firefox1.0 以上1024x768 Pixels 解析度瀏覽本網站 | E-mail:foundation@mail.nmns.edu.tw | 瀏覽人數 : 301039